• 供应库
  • 求购
  • 企业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供货招商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业界资讯 » 正文

聚焦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,关注管道利好信息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3-12  浏览次数:102
核心提示: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出台,小编整理出其中涉及管道行业发展信息,仅供参考。北京2025政府工作报告:统筹推进居住、产业、
 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出台,小编整理出其中涉及管道行业发展信息,仅供参考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北京2025政府工作报告:
 
            统筹推进居住、产业、市政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区域综合等五类更新改造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,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,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。完善“保障+市场”住房供应体系,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,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、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。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,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“好房子”,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、处理和运行机制,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和劣五类水体,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加快建筑低碳发展,完成3800万平方米建筑智能化供热改造。建立健全首都韧性城市规划及标准体系,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保障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,改造老旧管线1000公里。
 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 上海2025政府工作报告:
 
             推进重大工程建设,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。着眼产业智能化,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,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,大力培育发展智能经济形态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着眼产业绿色化,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,推进绿色工厂、零碳园区建设,健全产业绿色发展综合服务平台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深入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,优化老旧建筑更新标准。加快推进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,完成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,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。实施商务楼宇更新提升行动,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,推动桃浦、北外滩、杨浦滨江等区域转型发展,加快外滩“第二立面”、衡复风貌区等区域整体更新。
 
          深入推进雨污混接排查整治、入河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,推动雨水污水处理“厂站网”一体化建设运维,加快建设白龙港三期等污水处理设施。
 
         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机制,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、灵活性改造、供热改造“三改联动”。推进轨道交通、地面公交、慢行交通多网融合。深化海绵城市建设,实施18个小区、道路积水点改造。
 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天津2025政府工作报告:
 
            加快实施设计之都核心区柳林街区等城市更新项目,推进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,启动18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。分年度稳步推进城市能源、管网、轨道、路网改造、城市更新和重点公共服务民生项目、园区配套建设;房地产投资要着力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有序做好配套设施保障;夯实安居惠民基础,编制住房发展规划,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“好房子”,打好保交楼、保交房攻坚战。
 
           持续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。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,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清单化项目化改造燃气管网650公里、供热管网800公里、供水管网100公里,实施180公里管道清淤、175公里河道疏浚,主要行洪河道和蓄滞洪区基本达标,7处险工险段汛前全面改造完工。
 
          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。注重乡村环境提升、资源供给、服务便利,优化布局冷链物流、寄递服务等新型基础设施,完善垃圾污水、乡村道路等公共设施建管机制。创成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 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 重庆2025政府工作报告:
 
             以基础设施、空间格局、产业发展一体化为导向,完善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,加快渝西地区水网建设,打造重庆向西发展的主要承载地、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空间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实施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攻坚行动。建立完善“厂网一体”运行机制,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600公里、排水管网2500公里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实施城市片区更新攻坚行动。推进15个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示范项目,开展“百路千巷”环境综合治理。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。滚动推进163个项目,提速安置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。全域推进“海绵城市”建设。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。深化村庄规划治理改革,力争巴渝和美乡村达标覆盖率达到60%。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持续推动农村“五网”建设和“三个革命”,开展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。
 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河北2025政府工作报告:
 
           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,培育10个“数字领航”企业、10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坚持向海发展、向海图强,促进港口转型升级,拓展集装箱海运网络,加快储备基地建设,培育海水淡化、海洋牧场等新的增长点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。完善农村生活垃圾、污水治理长效机制,改造农村户厕20.6万座,布局建设11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推进农村燃气管网优化改造。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。深化城市更新,加强老旧管网改造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打好保交房攻坚战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、提升质量,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00个以上,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10万套以上。
 
 
 
            河南2025政府工作报告:
 
            深入推进“双百”工程,实施省重点项目1000个,完成投资1万亿元。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、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,新增保障性住房5.7万套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好房子。
 
           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。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,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加快污水、垃圾、黑臭水体治理,健全管护长效机制。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。
 
           加快发展智慧农业,争创国家农业(育种)人工智能应用基地。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,加快城乡融合发展。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加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910个,改造城中村416个、老旧小区1459个,统筹改造一批老旧街区、厂区。加强无障碍环境、适老化设施建设,建成一批完整社区。
 
           统筹推进豫北、豫南和豫西南山丘区水网建设,加快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。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。持续推进“五水综改”。
 

 山东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 今年力争交通、水利分别完成投资2500亿元、800亿元。水网,加快推动黄山水利枢纽、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,稳妥推进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,加快太平水库等项目,完成官路、双堠水库主体工程,加快中皋水利枢纽前期工作。

 创新城市更新支持政策,探索可持续模式,推进片区更新120个,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3.7万户。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
 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,突出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整合建立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。新培育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和单项冠军300家左右。

 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,改造提升老旧配套设施。深挖设施农业、畜牧业、海洋渔业、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潜力。坚持片区化推进、组团式发展,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片区75个。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。推进现代宜居农房建设,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,完成244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。新改造提升村卫生室2万个。完善农村供水县域统管,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6%以上。

 强化重点河湖排污口整治,推动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,60%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。落实好河湖长制,打造2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,新增幸福河湖600公里以上。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加强固废综合治理。

 

  山西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  开展“重大项目建设年”行动,统筹“硬投资”和“软建设”,实施一批“两重”项目和高质量转型项目,抓好616个省级重点工程年度建设项目。新改建“四好农村路”4330公里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以上。开展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工程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,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,支持发展瞪羚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。

 完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,统筹“三大工程”、老旧小区改造、完整社区建设,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,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,修复城市生态系统,健全城市功能,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。

 以人为本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,改造“三区一村”,完善市政基础设施,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推广滴灌+水肥一体化+合理密植种植技术,实耕地“三位一体”保护制度,综合改造利用盐碱地,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,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。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垃圾治理。深入整治黑臭水体,分类整治入河排污口,巩固提升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。维修农村供水工程1800处,受益200万人。建设50个乡镇级、650个村级标准化饮用水源地。

 构建“三纵九横、八河连通”现代水网体系,加快实施中部引黄东西干线、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等工程,建设市县水网,推进古贤山西水资源配置工程、吴家庄水库等项目。

 

 广东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 深入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奋力实现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全面提高城乡规划、建设、治理融合水平,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

 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基本完成自然村生活污水新建治理任务,力争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超90%。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,布局更多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,建成揭阳重型网箱平台等风渔融合试点项目,支持阳江建设海水种业示范基地,打造“蓝色粮仓”。

 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、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。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水网,加快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、二期建设,新开工清远黄茅峡水库、梅州长潭水库扩建、雷州半岛灌区、深汕合作区引水工程等,推动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全线贯通,加快推进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、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等前期工作。推动惠州埃克森美孚一期全面达产及二期项目前期工作,加快中海壳牌三期建设,推动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建成投产,加快推进茂名石化炼油转型项目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。

 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,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。加强涉外法治建设,健全贸易风险预警监测机制,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,助力技术、产品、工程服务“走出去”。

 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,持续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,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,确保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在90%以上。

 加快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,推进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,新开工改造一批老旧小区。发展绿色建筑,推广智能建造、模块化建筑、装配式建筑等,引导企业提高住房建设标准、优化物业服务,建设更多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。

 深入实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坚决防范交通运输、城镇燃气、消防、建筑施工、自建房、危化品、非煤矿山、渔业船舶、玻璃幕墙、电动自行车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,加强新领域新业态安全风险防范。

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着力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,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,推动城乡老旧桥梁维修加固。

扎实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新增改造城镇供排水管网超2000公里,新增改造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/日,提升改造城市排涝能力600立方米/秒。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化利用、单独建设设施、纳厂统一处理等方式,“建管养”一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新增解决超10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,实现可持续运营,基本完成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新建治理任务。

 

广西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加快重大项目建设,持续提高投资效益。更大力度谋划、储备、建设项目,更加突出“两重”建设,以政府有效投资带动社会投资。

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深入挖掘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,提高城乡规划、建设、治理融合水平,推动兴业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发展。

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更新改造城市燃气、水电、通信等老旧管线,大力建设城乡公共充电基础设施。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。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监管和备用水源建设。

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。推进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。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完善生活污水、垃圾处理体系。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。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。

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,加强入河、入海排污口和黑臭水体排查治理。抓好城中村、危旧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。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建设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“好房子”。

 

江苏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、提高投资效益,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范围、降低贴息政策门槛,加大制造业、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,拓展技术改造、城市更新等投资增量,全年交通、水利、能源、市政领域投资分别达2300亿元、600亿元、1700亿元、1400亿元。加快建设500个省重大项目和200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。

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,稳步壮大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,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,引导“耐心资本”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,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6.1万家。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加快工业大模型研发布局,强化智能应用场景推广,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。深入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,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、宁杭生态经济带、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,协同推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。

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,深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,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功能品质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,提升潜力县域城镇化水平,支持小城镇特色化发展。

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,构建太湖陆域沿岸拦截圈、水域湖滨消纳圈,高水平实现“两保两提”。推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0%,力争有条件的县级市实现全收集全处理,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。

 

浙江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42.8亿元,供应建设用地35万亩以上,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加大助企惠企力度,为经营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,进一步稳定预期、激发活力。

推动以企业为主导、以项目为载体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,完善“高校+平台+企业+产业链”结对合作机制,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以上,“415X”集群规上制造业企业营收突破9.5万亿元,新增“雄鹰”企业20家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300家,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。

推进民航强省建设,建成辐射全球的嘉兴航空物流机场,推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四期、温州机场三期、义乌机场改扩建尽早开工建设,谋划推进宁波枢纽建设。

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完善“141X”乡村规划体系,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,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%以上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8万亩以上,

推进新型城镇化。提升县城承载能力,滚动推进重大项目500个以上,支持县城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,培育一批农业大镇、工业重镇、商贸强镇、文旅名镇。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韧性城市、智慧城市。

实施城中村改造6万户。实施城中村雨污分流及纳厂治理项目300个。改造提升单村水站300座以上,全面完成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。完成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1200公里。改造提升3000个行政村村道。

      四川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谋划储备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安全、城市更新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。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,力争2027年建成6个万亿级产业。

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推进城乡融合发展。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加力实施城市“里子”工程,改造老旧小区4000个以上、城市危旧房3万套、城中村10万户,更新改造燃气、供排水等老化管道6000公里以上,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,打造宜居、智慧、韧性城市。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建立“保障+市场”住房供应体系。

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打造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1000个。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实施“百片引领、千村带动、万村补短”行动,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实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,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加快乡村水务建设,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。

打造川渝“氢走廊”“电走廊”“智行走廊”等应用场景。(“氢走廊”是指川渝两地投入约1000辆氢燃料物流车,在沿线配套建设加氢站,同时在潼南、长寿、凉山、攀枝花等地建立氢气供应基地,致力于打造立足成渝、辐射西部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高地。)

 

陕西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组建一批企业牵头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、新型研发机构,新建20家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,靶向攻关100项关键核心技术,新增成果转化企业1000家。建立“入库+潜力+领军”企业培育机制,打造更多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。深入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,推进基础设施竞争领域向市场开放,鼓励民营企业敢干敢闯敢投。集中整治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行为,常态化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。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。

分类推进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,培育一批工业大镇、商贸强镇、文旅名镇和特色小镇。优先在25个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布局高标准农田项目,确保完成国家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。创建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500个,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,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%,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稳定在95%以上。

 

青海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绩效提级行动,接续推进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能、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。

水利方面,有序推进全省水网建设,建成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,加快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进度,开工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,深化引黄济宁、引通济柴、“三滩”引水生态综合治理、香日德水库及配套灌区等工程前期,协同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论证,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突破。

建设青海高等研究院,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家。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,建成绿色工厂8家,4100家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%以上,推动产业向绿色迈进、向高端跃升、向智能升级。培育新增中小微企业1100户以上。

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、同频共振,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,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水平,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,实施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、农房抗震加固工程,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,修建便民桥500座,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,新建和改造农村户厕2万座,推动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协同治理,全面建成玉树州剩余9乡“大电网建设+微电网改造”工程。

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。因城施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万套,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800套以上。加力推进城中村改造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、应急备用水源、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升级工程,同步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。

 

宁夏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900个,完成年度投资2400亿元。力争开工建设国能宁煤70万吨煤制烯烃和80万吨煤制油升级示范、中石化对位芳纶、平煤神马尼龙等总投资500亿元以上的精细化工项目;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进一步加强技术、标准、品牌、质量建设,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。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0亿元以上。

加力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。投资250亿元建设现代煤化工、硅基、铝锰基、大数据算力等4个绿电园区。深入实施企业培育三年计划,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,大力培育雏鹰、瞪羚、独角兽企业,力争全年新增规上(限上)企业270家、“专精特新”科技型企业50家。

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,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80万亩,发展高效节水农业30万亩,盐碱地综合利用15万亩,力争到2027年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启动实施塞上江南和美乡村“5331”行动,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任务,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,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%以上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率达到40%以上。

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。全面启动实施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,积极推进以人为本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。深入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更新改造“四类管线”2000公里,加快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、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率,力争3年内完成城市老旧管网改造任务。支持五市建设海绵城市,完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,全面提升城市工作水平。

全区域深化拓展“四水四定”。全面构建一体化水网布局,以建设国家级水网先导区为目标,推进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、贺兰山东麓大型灌区建设等重大工程,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一体化监测,着力构建互联互通、智慧高效的现代水网体系。

全方位保护治理生态环境。城市建成区实现100%清洁取暖,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75%以上。

持续深化住房安居宜居工程。开展城中村改造专项行动,年内完成6000套改造计划,力争3年内全部启动五市市辖区城中村1.2万套改造任务。开展住房安全专项行动,改造老旧小区1.5万户(套),确保城乡危旧房、自建房、不抗震房和震损房隐患排查整治到位。

 

贵州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全力推进100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。深入推进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,围绕重点企业、重大项目需求,完善铁路专用线、连接路网、供排水、供电、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。工业投资增长10%以上。完成水利投资400亿元以上。深入实施城镇燃气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,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376公里,建设改造城镇燃气管网717公里。进一步完善城镇供排水、热力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。

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启动城中村改造3万户、城市危旧房改造8600套。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9500户左右。

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户以上,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00户以上。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,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,完成12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,打造5个智能工厂、100个数字化车间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,筑牢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、事事关乎营商环境”的理念,推进贵阳、遵义营商环境试点建设。

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力争新建和改造提升200万亩以上。提升农村消防安全水平,对全省957个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实施“水改”“电改”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新建、改建16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,完成40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。

大力开展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,清理乱堆乱放、清理残垣断壁,推进改厕、改圈,治理污水、治理垃圾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率达58%,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90%,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。

 

甘肃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聚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,运用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实施“三化”改造项目300个。提升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水平,开工建设兰州石化120万吨乙烯改造项目。

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。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.1%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,加快城中村改造扩围,落实财政、土地、金融支持政策,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。推进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。深化智慧城市建设,促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。

坚持“四水四定”,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,实施水资源超载区综合治理。加快甘州区、临夏市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。

继续实施农村水利惠民工程,建设农村“水盆子”684个,其中水库5座、淤地坝20座、小微型调蓄设施659座。

     辽宁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着力提升投资效益,加快推进300个省级重大项目、6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大连石化(西中岛)炼化一体化、辽阳石化乙烯节能等重大项目。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健全中小企业增信体系。

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、验收、管护机制,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76万亩,推进大中型灌区新建改造和涝区治理。支持海洋牧场、深远海渔业设施建设。持续推进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,健全长效管护机制。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,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00处。

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,有序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。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开展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危旧房改造3.5万套,改造老旧小区500个、老旧管网4600公里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,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。扎实推动绿色建造。

 

吉林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00个以上。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,完善建设、验收、管护机制,确保建一亩成一亩。保护性耕作面积新增200万亩,“水肥一体化”推广面积新增100万亩。

深入实施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打造“美丽乡村示范县”5个、“百村示范”村200个,行政村清洁覆盖率保持100%。落实边境村人口稳定政策措施,加快污水管网和新能源取暖建设,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。开展好5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。

积极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。大力推动10个以上“好房子”示范项目建设。

 

黑龙江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在生物制造、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,高标准农田、城市地下管网等传统领域,城市更新、沿边基础设施等新增领域,谋划实施标志性、引领性项目。实施1000个重点产业项目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“小巨人”企业持续壮大规模、提升质量。适时修订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,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。

建成高标准农田1169万亩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,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00个以上,建成20个无人化智慧农场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,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。深入推进“百村精品、千村示范、万村创建”行动,建设精品村(场)100个。

提升边境地区城镇化质量,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,加快改造城中村和城镇老旧小区,改造排水、供水、供热、燃气管网2000公里以上。

 

内蒙古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在基础设施项目上,要围绕人口和经济布局,规划建设一批产业路、旅游路、园区路、便民路,加快铁路网、公路网、航空网、水利网、电力网、电信网建设,确保基础设施投资超过3000亿元。

现代煤化工要加快煤基新型合成材料、先进碳材料、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产品技术开发应用,推动煤化工与绿电、绿氢等耦合发展,加快推进国能煤制油、宝丰煤制烯烃、久泰新材料等项目建设。要在项目落地、政策支持、融资贷款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,尤其是要严格落实面向中小企业预留政府采购份额的政策要求。

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,着力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、智能化升级,改造老旧小区1291个、各类管网1500公里。

新建高标准农田850万亩、新增设施农业25万亩。农业领域关键是抓好高效节水灌溉,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。

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,统筹抓好用水、用电、通车、通网等建设,新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。加强乡村环境治理,一体抓好农业面源污染、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。

 

云南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开工建设3件大型灌区、5件大中型水库和滇中引水二期骨干等重点水利工程。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以市场化方式引龙头、建集群,加快千亿级园区建设。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速保持全国前列,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.5万户。

加快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。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,建设改造燃气和供排水管网5200公里。农村卫生户厕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和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率均提高3个百分点。

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治理3个“三年行动”。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。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、验收、管护机制,补充耕地13.5万亩。 

西藏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实施“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年”行动,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。加快帕孜等水利项目建设。扎实推进旁多引水工程以及重点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等项目。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、绿色化改造、集群化发展、品牌化建设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0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,认定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。大力推进援藏“双招双引”,有序承接东中部地区先进技术和产业转移,吸引更多资金、技术、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西藏,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。安排资金148亿元,实施民生实事28项。

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。紧盯“一收入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保障。

有序推进拉萨八廓古城保护和旧城改造提升工程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,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、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,实现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。加快推进供暖供氧工程。新建续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.79万套,改造老旧小区70个。

        安徽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攻坚行动,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。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、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,争创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链主企业10家左右。运用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,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以上。

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全面提升皖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进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高效协同,完善产业升级、人口集聚、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。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,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网4500公里。

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。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,抓好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。高质高效推进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。深入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,新增精品示范村200个、省级中心村800个左右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5%。完成城市污水管网提升改造,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%,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400个以上。

大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,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、“卖旧买新”、阶段性住房补贴等政策,改造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6万户以上。统筹实施城乡安居工程,因地制宜、分类处置城乡危旧房,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,确保房屋安全隐患动态清零。

 

福建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70万亩。发展蔬菜设施种植,促进畜禽智能养殖,拓展深远海养殖。

推进中沙古雷乙烯、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等建设。聚焦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、便利化,组织实施《福建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(2024—2029年)》。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,支持厦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、泉州建设21世纪“海丝名城”、漳州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。滚动实施300个以上海洋经济重点项目,

打造城市片区更新、社区更新2类15个省级样板,开工筹集城中村改造项目5000套,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.5万户,新建改造地下管网2000公里以上。

推进乡村建设,滚动推进100个以上乡村振兴“十大行动”重点项目,建设16个“两通工程”项目,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。深化拓展和美乡村“五个美丽”建设,统筹推进农村改厕、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、村容村貌美化提升,完成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投资260亿元以上。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,强化单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护。

加快补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短板,设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5%以上,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率90%以上。

 

湖北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.6万个,投资增长7%左右。着眼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加快三峡水运新通道、汉江航道整治、汉宜高速扩容、川气东送二线等3100个重大项目建设,年度投资5400亿元以上。着眼城市建设更新提质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加快1600个城市更新等,年度投资8000亿元以上。

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,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。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筑牢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“三根支柱”,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,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有序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,实施节能降碳改造、绿色技术推广等10大绿色转型工程,支持襄阳、十堰建设全国碳达峰试点城市,支持黄石、鄂州、仙桃等创建无废城市,加强水环境风险防控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,着力建设“荆楚安澜”现代水网。

 

湖南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推进好总投资1.78万亿元的289个省重点项目。着重抓好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等“十大产业项目”建设。着重抓好高标准农田、重大水利工程、一湖四水港航工程、“四算”新型基础设施等“十大基础设施项目”建设。力争新增百亿企业10家、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家、单项冠军企业40家以上。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企业、科技领军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,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.8万家。

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,力争全省城镇化率提高0.9个百分点。加强地下管网、防洪排涝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加快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
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,深入实施“五千工程”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以上,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。

改造城市危旧房5000套,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5000个。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000公里。

 

江西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深入推进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实施省大中型项目4600个以上,完成投资1.2万亿元左右。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。支持民营企业合规建设,分层次培育本土民营企业,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。

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推动农村加快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。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区域建设,推广“乡村主建、农民主体”模式,基本解决农田灌溉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完善“四融一共”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,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任务,实现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,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,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%、卫生厕所普及率86%左右,稳步推进农村危房应改尽改。

全面推进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,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16个26.95万户。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,深入开展城市管道和设施普查,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,规划布局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,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,力争城市建成区50%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。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。深入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专项行动。

 

新疆2025政府工作报告:

以油气生产加工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、新型电力系统、绿色矿业及加工、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,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,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。打造乌鲁木齐都市圈、喀什城市圈、天山北坡城市群、北疆城市带、环塔里木盆地城镇带。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质量推进乌鲁木齐、伊宁、喀什、库尔勒等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,加快克拉玛依、昌吉、阿克苏、和田等重点城市建设。

开展“好房子”建设行动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促进更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统筹节水蓄水调水增水,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,加快浅层咸水开发利用,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平。大力实施好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十件民生实事。


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分享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
版权与免责声明
1.文章中声明“谢绝转载”等字样的文章,未经许可请不要转载。凡本网注明:“来源:管道商情网”的所有资讯,包括文字与图片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管道商情网”。否则,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2. 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站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3.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 

网站首页 | 电子样本 | 使用帮助 | 联系方式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RSS订阅 | 网站留言
管道商情网友情提示:多咨询、多打电话、多考察,可降低投资风险。经调查显示:90%以上的管道加盟商加盟前都进行过留言咨询。
网络业务部:17502897410(罗生) 电话:028-83112951 传真:028-83112951 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东华一路47号中国铁建广场
纳客广告成都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2018-2022 gdsq.net 版权所有 蜀ICP备17044111-1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:545979973@qq.com